
种植方法
选地与整地:黄芪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,忌连作。选好地后,进行深翻,深度一般在 30-40 厘米,结合翻地施足基肥,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2000-3000 公斤、过磷酸钙 25-30 公斤,然后耙细整平,做成宽 1.2-1.5 米的畦。
繁殖方式
种子繁殖: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,如采用温水浸种、硫酸处理等方法,以提高发芽率。春播一般在 4 月中下旬,秋播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。条播或撒播均可,条播行距 20-25 厘米,播深 2-3 厘米,播后覆土镇压,每亩用种量 2-3 公斤。
育苗移栽:可先在苗床育苗,待苗高 10-15 厘米时进行移栽,移栽时要注意保持根系完整,株行距一般为 15×30 厘米。
田间管理
间苗定苗:当苗高 5-7 厘米时进行间苗,苗高 10-15 厘米时按株距 10-15 厘米定苗。
中耕除草: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,一般每年进行 3-4 次,保持田间无杂草。
施肥浇水:黄芪耐旱怕涝,一般在定苗后浇水 1-2 次,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。在 6 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,每亩追施尿素 5-10 公斤、过磷酸钙 15-20 公斤。
生长时间
黄芪的生长周期一般为 2-3 年。如果是直播,生长 2 年即可收获,但 3 年收获的黄芪品质更好,有效成分含量更高。育苗移栽的黄芪,一般生长 1-2 年就可以采收。当然,具体的生长时间也会因品种、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、土壤肥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