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爱花网 > 草本植物 >
长瓣马铃苣苔

由ahuacao分享到 发布于2021-01-28 来源于草本植物

长瓣马铃苣苔
长瓣马铃苣苔
学名:Oreocharis auricula
别名:岩白菜
属:马铃苣苔属
科:苦苣苔科
生长环境:喜阳光
成长温度:8-22℃

长瓣马铃苣苔(学名:Oreocharis auricula (S. Moore) Clarke)是苦苣苔科、马铃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全部基生,具柄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,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,侧脉,在下面隆起,密被褐色绢状绵毛;叶柄密被褐色绢状绵毛。聚伞花序,每花序具花;花序梗疏被绢状绵毛;苞片长圆状披针形,花梗微被绢状绵毛。花萼裂片相等,长圆状披针形,花冠细筒状,蓝紫色,雄蕊分生,花丝无毛,花药宽长圆形,花盘环状,雌蕊无毛,子房线状长圆形,花柱短于子房,柱头盘状。6-7月开花,8月结果。
分布于中国广东、广西西北部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及四川。生长在海拔400-1600米的。山谷、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
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在中国民间供药用,治跌打损伤等症。
 
长瓣马铃苣苔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。叶全部基生,具柄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,长2-8.5厘米,宽1-5厘米,顶端微尖或钝,基部圆形或稍心形,或近楔形,边缘具钝齿至近全缘,上面被贴伏短柔毛,下面被淡褐色绢状绵毛至近无毛,侧脉每边7-9条,在下面隆起,密被褐色绢状绵毛;叶柄长2-4厘米,密被褐色绢状绵毛。
聚伞花序2次分枝,2-5条,每花序具4-11花;花序梗长6-12厘米,疏被绢状绵毛;苞片2,长圆状披针形,长约6毫米,宽1.2毫米,密被褐色绢状绵毛;花梗长约1厘米,微被绢状绵毛。花萼5裂至近基部,裂片相等,长圆状披针形,长3毫米,宽1毫米,顶端渐尖,全缘,外面被绢状绵毛,内面近无毛。花冠细筒状,蓝紫色,长2-2.5厘米,外面被短柔毛;筒长1.2-1.5厘米,与檐部等长或稍长,直径4-6毫米,喉部缢缩,近基部稍膨大;檐部二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,5裂片近相等,近狭长圆形,长7-10毫米,宽约3毫米。雄蕊分生,上雄蕊长约10毫米,着生于距花冠基部约4毫米处,下雄蕊长7毫米,着生于距花冠基部6毫米处,花丝无毛,花药宽长圆形,长约0.8毫米;退化雄蕊长3.5毫米,着生于距花冠基部2.5毫米处。花盘环状,高1.6-2毫米,近全缘。雌蕊无毛,子房线状长圆形,长7-10毫米,花柱短于子房,长2一3毫米,柱头1,盘状。蒴果长约4.5厘米。花期6-7月,果期8月。除花萼外面、苞片、叶柄及叶下面脉上的绢状绵毛比较稳定外,花序梗、花梗及叶片上面的毛都逐渐脱落至近无毛;叶边缘多具不整齐钝齿至全缘。
 
长瓣马铃苣苔近种区别
长瓣马铃苣苔与绢毛马铃苣苔(Oreocharis sericea (H. Lév.) H. Lév.)相近缘,但叶上面密被贴伏短柔毛,花冠上下唇裂片近等长或上唇裂片至少裂至中部之下,而不同于后者。
 
长瓣马铃苣苔主要变种
细齿马铃苣苔(Oreocharis auricula var. denticulata K.Y.Pan)与长瓣马铃苣苔的主要区别:叶边缘具规则的细牙齿,苞片小,线形,长3毫米,外面被短柔毛,萼片长圆形,长2.5毫米,顶端钝,外面微被柔毛。分布于中国福建永安。生长在山腰溪旁石上。
 
长瓣马铃苣苔产地生境
分布于中国广东、广西西北部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(梵净山)及四川(秀山)。生长在海拔400-1600米的。山谷、沟边及林下潮湿岩石上
 
长瓣马铃苣苔栽培技术
移栽材料:长瓣马铃芭苔实生苗。
移栽方法:通过直接挖掘植株的方法,植株移植前,首先进行根部修剪,将受损的、过长的根系剪去然后剪掉病虫害叶片和部分受损、多余叶片注意适度修剪最后种植覆土,浇透水。移栽之后如果气温过高,可用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,加以保护,并在早上九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适量喷水,降低温度。减少水份蒸发,以利于植株移栽成活。
常规管理:在常规管理中,主要是采取浇水、施肥、防治病虫害、更新修剪、防晒遮荫等措施。根据长瓣马铃芭苔的生态习性,在不同生长阶段分别进行管理,生长期充分浇水并施肥,休眠期忌积水,应见干见湿。在日常工作中,要注意防晒遮荫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管理,每月喷洒倍多菌灵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适度修剪,保持叶片效果分布均匀,使植株整体造型美观,增强植株的观赏特性。
 
长瓣马铃苣苔主要价值
长瓣马铃苣苔的全草在中国民间供药用,治跌打损伤等症。
TAG标签: 岩白菜
下一页:五叶木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