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巴朗山雪莲(学名:Saussurea balangshanensis Zhang, Y.Z. & Sun H),是菊科风毛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为四川特有种,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。
形态特征
巴朗山雪莲植株高 8-17 厘米,丛生,茎基有 2-5 个分枝,被黑棕色枯萎的叶柄残体覆盖。
叶子为长条状,呈锯齿形,叶片两面与叶缘都有毛,莲座叶和下部茎叶具叶柄,中部茎生叶与下部茎叶相似,上部叶半抱茎,最上面的茎叶半包围头状花序。
其苞叶为少见的黑色,边缘条状裂开,植株表面被腺毛和长节毛覆盖,花朵为紫色,花期顶部平,密集,直径 2.5-3.5 厘米,头状花序 8-20 个,无梗。
生长环境与分布
巴朗山雪莲分布于海拔 4400-4700 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滩,存在于高山冰缘带中,这里环境恶劣,气候寒冷,土壤贫瘠,但巴朗山雪莲却适应了这种极端环境,顽强生长。目前已知其仅产于四川卧龙境内的巴朗山,分布区域十分狭窄,野生种群数量保守估计小于 500 株,遗传多样性相对单一,处于极度濒危状态。
保护意义与现状
巴朗山雪莲是高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。由于其生长地靠近繁忙的旅游线路,加上当地牛羊放牧等因素,生存环境面临威胁。目前,卧龙保护区已针对巴朗山雪莲开展了监测调查,并采取了相应的管制措施,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。